应州之战: 明朝历史上最名不副实的大捷(9)

2024-03-19 08:42     360kuai

因为蒙古骑兵南下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劫掠与示威,并没有强行攻破城关的欲望。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下,3-5万人的骑兵将会以最大覆盖范围布置。以便在同一时间内,扫荡最大的单位面积。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则是在明军的长城防御沿线,制造更多的混乱。让明军无从判断蒙古人的主攻方向,不能从容的抽调沿线兵力进行重点防御。

从几路明军的增援情况来看,来自辽东与宣府的边军,最快抵达了朱厚照所在的大同地区。说明达延汗并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展开什么军事行动。但西面的榆林和宁夏等地驻军就没有很快抵达,显然是在自己的当面也发现了蒙古军队。蒙古人也会根据自己的战术传统,也会在各支分队的外围都派遣侦查兵力,不可能对大规模明军的出现没有任何察觉。即便是全军后撤,都会留下部分断后的兵力应付。

朱厚照所率领的大同驻军,就以最快速度追击他所认为的蒙古主力。只是蒙古骑兵的反应速度超乎了明武宗的想象。在一路撤退之后,突然让他遭遇了更大规模的敌军。这同样是蒙古人非常经典的后退包抄战术。有时候只需要一支战力不强的轻骑兵队伍,便可以把对手的精锐重骑兵吸引到自己的主力跟前。若非蒙古人已经处于全军后撤的局面,明朝历史上的第二次土木堡事变就会上演。

最终挽救明武宗命运的是次日清晨的大雾,这帮助他成功的逃出了蒙古人临时组织的反击陷阱。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