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的“金匮之盟”,是否真有其事?其实是赵普和宋太宗的阴谋

2022-12-01 08:19  360kuai

明代冯琦、陈邦瞻等编的《宋史纪事本末》卷十"金匮之盟"一章,书录了宋代有关这一问题的史料。这一章末后张溥的"论正"中提出了"烛斧之疑,事所必无,然君子姑存者,是太宗之忍也"的疑问,然而他又说:"昭宪(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升遐,金匮定誓,太祖手挈天下以与弟。皇天后土,实式临之。"好像他又承认"金匮之盟"是确有其事的。这样一来,"金匮之盟"似乎成为千秋疑案。

先来看看宋太祖赵匡胤的家庭情况。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光济、匡胤、匡义、光美、光赞。老大、老五早夭,老三匡义后改名光义,老四光美后改名廷美。赵匡胤共有子四人:德秀、德昭,德林、德芳。长子、三子都早亡,故次子德昭成为长子,四子德芳升为次子。宋太祖在位十七年,死时(开宝九年,976年)长子德昭已经二十八岁。依照历朝惯例,太祖在位时,应早立德昭为太子。奇怪的是,太祖在位时,并未立太子。而那时其弟赵光义因参加陈桥驿兵变有功,特加宪用,先后任命他为殿前都虞侯、大内都点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使之兼任开封府的长官,掌握首都治安大权,最后"封晋王、序班宰相之上",位高权重,其势已可以左右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