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一时激起不少过度解读,台湾民进党当局反常地“帮”大陆说话。民进党籍的“民意代表”陈明通,就开始帮大陆辟谣,他说商务部印发的文件和防疫有关,之前大陆疫情多点小规模爆发,大陆方面担心多地最终封城,怕民众在家里缺少食物,才会鼓励预防性囤积食品。
他这么辟谣,当然不是真的对大陆友好,而是情势所逼,因为商务部消息一下来,连台湾地区民众都开始囤积日常物资了。原因很简单,商务部印发通知的时间点,和蔡英文、拜登、布林肯发表一系列拱火言论的时间点非常接近,和台湾地区印发《战时求生手册》时间也很接近。人类的认知规律,喜欢把时间相近的事按因果联系起来。于是这件事就被解读成了台海战争的信号,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民间都流传这个观点。
民间的过度解读无可厚非,但是有一点就很有意思了,那就是这一次台海局势升级,台湾民众的反应和1996年截然不同。1996年台海危机,台湾民众非常慌张,大量人买机票逃往美国,陈水扁当局时期也差不多。现在台湾民众却在囤积物资,说明了台湾民众的主流看法和当时不同。
1996年台湾民众认为两岸一旦开战,台湾地区势必成为战场,大陆要一边和美国争夺制空权,一边打艰苦卓绝的登陆战,而整个台湾岛将炮火连天,民众被飞机轰炸,成为无辜受害者。同时,大陆收复台湾后,台湾地区民众的生活方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陷入到当时西方媒体描述的“共产主义地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