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名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的报告书。同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也标志着我们中国的航天工程事业正式开始。
时至今日,中国在航天领域虽然仅仅只发展了六十多年,但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航天大国。许多尖端科技技术,甚至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到了2008年9月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首次完成太空行走任务,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拥有完成太空行走的科技实力。可不少人在观察太空行走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迄今为止,我们国家所有的出舱宇航服,似乎都没有被带回地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要知道现如今每一件出舱宇航服的造价都在3000万元左右,无法回收岂不是太浪费了?
真空作业的危险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宇航员们出舱以后,在真空中作业的危险性。有关于真空的概念,其实很多人都并不清楚,我们对真空的基本认知也停留在无法传递声音上面。
可除了无法传递声音之外,真空最恐怖的一点就是无法存在生命。真空,物理定义为一个气体状态低于大气压力的密闭空间。
可事实上,这个定义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地球表面以地球大气压为对比。倘若是在地外太空之中,这样的定义意义并不大。
不仅如此,如果以地球表面环境去猜测地外太空环境,那么人类必定会因此遭受巨大的损失。在我们的传统思维影响里,进入真空环境之中最严重的一件事情就是无法呼吸。
但实际上真空最危险的地方在于人体内外气压不平衡。我们生活在正常的大气压强下,对此没有具体的概念,可如果突然进入一个真空环境之中,或者大气压强瞬间降低,那么人体血液就会瞬间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