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无犬子:包拯家的另一位贤臣,造福百姓,故去时仅剩46文(3)

2021-11-05 18:19     360kuai

包拯逝世时,宋仁宗曾亲自前往包家吊唁。结果仁宗发现,包拯这堂堂的龙图阁直学士居然家徒四壁。年幼的包绶衣着打扮稀疏平常,毫无重臣之后的模样。是故仁宗大手一挥,给包家赏赐了大量财物,并准许年仅五岁的包绶受父亲荫蔽,领将仕郎、守太常寺太祝之衔。

可继承了父亲遗训的包绶并未就此走上飞黄腾达的富贵路。年长些后,他出任濠州团练判官。虽然包绶并不是"黑脸"的包绶,但他如包拯一样正直严毅,毫不仗势欺人。是故即便他的同僚和下属们都对这个刚正不阿的年轻人颇为畏惮,但人们还是"凡议事必咨公(指包绶)而后决"。也正是因为包绶"事有不可行,公则毅然面折,不苟从。其有补于郡事,不可一二数"的奉公守法,当他届满时,濠州几乎人人都称赞包绶的廉洁惠爱。

后来包绶承恩转宣义郎,升任少府监丞。彼时他年纪也不大,但颇有老臣之风,如包拯一样"夙夜尽心,裁判有序"。许多人便不禁赞叹:"名臣之后,得是举,宜矣!"往后包绶还历任国子监丞、瀛洲通判等。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终因家贫累重而没有前往瀛洲任职。

三、不名一文的为民清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