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筹划数月,宇顺电子的这一计划遭到了证监会否决。
重组上会时,证监会也明确给出了否决理由,称宇顺电子未能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交易完成后商誉占比较大,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宇顺电子重组预案中也显示,如果顺利收购前海首科,上市公司商誉将由0增至7.08亿元,占最近一期备考总资产的比例达到31.91%,占备考净资产的比例将达到49.24%。
若重启并购,宇顺电子如何解决证监会质疑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也向宇顺电子董秘办工作人员进行了追问,但对方表示,可以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公告。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前海首科并非首次出现在资本市场,2018年上市公司英唐智控曾筹划收购其60%股权,不过最终未果。
收购已三度折戟
2015年,解直锟斥巨资高调拿下了宇顺电子控制权,面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窘境,解直锟也试图力挽狂澜带领公司走出困境,不过事与愿违,重组计划接连告败。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次重组被否之前,宇顺电子2016-2018年间也先后筹划过两次收购,但均宣告"流产"。
具体来看,2016年10月28日,宇顺电子表示,公司欲选择优质标的并购整合,实现公司持续发展,此次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系收购医疗用品及器材相关产业资产,拟收购标的资产60%-65%的股权,标的资产初步总估值约为9亿-11亿元,公司预计需支付的交易对价约为5.4亿-7.15亿元。
但筹划不足3个月,重组标的尚未"露面",宇顺电子2017年1月19日宣布终止收购,给出的理由是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方式、交易价格等关键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决定终止上述筹划收购事项。
之后在2017年7月15日,宇顺电子再度披露了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交易的标的公司为成都润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润运"),成都润运从事影院投资和运营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