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娜贝儿热搜、爆火、断货背后:迪士尼“碎片化”运营瞄准Z世代(6)

2021-10-29 15:36  新京报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在公开平台表示,"有人说小黄人、米老鼠是好内容,但似乎也没有人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讲一个米老鼠或者小黄人的故事,很多IP是通过表达情绪和状态,来让你喜欢这个形象。"泡泡玛特副总裁司德认为,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过重的故事内容会制造天然的门槛,没有故事的形象化IP反而更易被人接受。

与迪士尼一贯的内容驱动IP模式不同,玲娜贝儿则是朝着"扁平式IP"模式的发展,出圈也是依靠碎片化的人设标签,在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玲娜贝儿经常蹦蹦跳跳出现在乐园一角,她会拔剑保护粉丝,会把头上的羽毛当毽子踢,而当粉丝提出要给她买 iPhone 13,会在现场开心跳起来,同时,还会跟进热点,玲娜贝儿和星黛露被贴上了"贾玲和张小菲"的标签。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迪士尼主题公园业务的收入分为五大类,包括门票、商品/食品和饮料、度假区、商品授权与零售、公园牌照及其他。其中,商品授权与零售占比最大,达到25.36%;门票收入位居第二,占24.37%;商品、食品和饮料以及度假村的收入约占20%。而园内商品二次消费收入,主要依靠迪士尼强大的IP护城河。2019年美国10大头部IP全部来自迪士尼,其衍生品的收入是纯内容收入的4.2倍。

在迪士尼整个商业结构中,分别为媒体网络、主题公园及度假村、影视娱乐、消费品以及互动娱乐这五大业务板块,IP是绝对的推动作用。

但上游的内容创作,尤其是动画特效的制作成本,制作周期长,导致成本端的投入巨大。2006年1月,迪士尼宣布以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工作室,2009年迪士尼以42.4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漫威,2012年11月又收购了卢卡斯影业,之后,《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和漫威的英雄们,纷纷在迪士尼乐园里落地,成为重要的主题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