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廉颇还老的赵将庞煖,败于秦国后,转头去给赵国打出了个出海口(2)

2025-04-22 12:02  360kuai

一件奇怪的事情,早年除了和赵武灵王谈论兵法以外,没有任何领兵作战的记录。他首次领兵已经到了赵悼襄王抗击燕军的时候。庞煖这期间的空白期很有可能跟赵国当年的那场内乱有很大的关系,沙丘之乱,也乘坐沙丘宫变,在这场事件中,赵武灵王竟被活活的饿死。同时赵国不少能人志士也相继离去,这其中就有楼缓、乐毅、富丁、剧辛(后来成为了燕国将领)等人。不难想象年轻的庞煖在这个时候也离开了赵国,并云游四方去了,待回来时,已经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头。

不过庞煖老是老了,但阅历以及对兵法的诏旨也提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公元前245年,赵悼襄王试图夺走廉颇手中的兵权,并用乐乘取而代之。但不曾想廉颇一气之下赶走了乐乘,自己也扬长而去,因李牧在驻守北疆防御匈奴,赵国一时间竟无可用之将。这时有人便想起了庞煖,当庞煖回到赵国的权证中心时,颇有一种王者归来的气势。而后面对燕军的进攻,庞煖领兵出击,不仅击败了燕军,还燕军当时的主将剧辛斩杀(两人在赵武灵王时很可能认识)。

到了公元前241年,关东五国(没有齐国)再次组成了联军进攻秦国,而这一次的主将正是赵国的庞煖。凭借过人的当时,庞煖带兵一路突破到了蕞城,但因联军内部并不齐心,外加秦军开始集中兵力反击,庞煖最终还是失败了。事情到这还没有完,心有不甘的庞煖引兵东进,将矛头指向了偏向秦国的齐国,并贡献了齐国饶安。自此赵国有出海口了,而庞煖也并不算是无功而返。

结语

从这之后庞煖就再没有了音信,而联军也再也没有能力继续对秦国进行讨伐,被秦吞并已经成为了早晚的事。纵观庞煖的一生,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80多岁第一次领兵,竟没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另外,庞煖攻打到蕞城,已经距咸阳一步之遥,鉴于敌人的强大,他也算是名垂千古了。

参考文献《汉书·艺文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