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朱元璋处世风格的人深知:他对人才还是很渴望的。也即只要是有用之才,不论出身、不论对象,他都极力想"占为己有",并对其表现出很大的宽容之心。典型的例子便是张昶,这位元朝派来的户部尚书原本是用来劝服朱元璋投降的。但张昶一番精彩的说辞不仅没能让朱元璋气愤不已,反而让朱元璋刮目相看:张昶真乃一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强制将其留下为己所用,任命他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并且还时不时赏赐他许多金银珠宝。
张昶纵然有一万个不愿意,但被朱元璋强行扣留无法离开,只好勉为其难地为其效命,为朱元璋的政府设计出了很多有用的制度,这为明朝之初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张昶最终还是为朱元璋斩首,但那毕竟也是张昶"身在江南、心怀塞北"的字条被发现之后,朱元璋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
反观李彬,如果不是他引得刘伯温和李善长交恶,估计史书上不会出现他的名字,可见其渺小、无用。从朱元璋对其批示意见来看,朱元璋显然也是对这种无用之人很是厌恶,而且这小子本来就"留着无用",居然还很不老实,因此恼羞成怒的朱元璋便对其毫不客气地下达了"斩立决"的命令。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