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赫德认为曾国藩不会由他摆布,故反对此议,提出"添配内地水勇人等,应由广东、福建、山东沿海等处,选募生长海滨、习惯出洋、不畏风涛之人,分配驾驶,可期得力"。他的建议自然得到这些地方的地方官支持,但却遭到曾国藩的强烈反对。
曾国藩认为仍应维持总理衙门原议,"配用江楚兵勇,始而试令司舵司火,继而试以造船造炮,一一学习,庶几见惯而不惊,积及而渐熟"。曾国藩位高权重,对他的话,赫德也不能不让三分,于是提出船上炮手可用湖南人。最后,总理衙门决定由曾国藩"悉心筹商,妥为配派,不必拘定何省之人,但以熟悉洋面、能守法度、日久易于驾驶为要义"。

这一饬令可谓圆滑,既决定由曾国藩办理,照顾了他的利益、面子,又要求他"不必拘定何省之人",关照了他人的利益。最后,曾国藩决定每船酌留三四名"洋弁",其余即配楚勇,以后再参以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兵勇。曾国藩的想法是:
始以洋人教华人,继以华人教华人,既不患教导之不敷,又不患心志之不齐。且与长江各项水师出自一家,仍可联为一气,不过于长龙、舢板数十营中,新添轮船一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