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史:赤德祖赞统治下的吐蕃与唐朝的和与战(四)(3)

2021-10-10 17:19     360kuai

石堡城被攻陷后,吐蕃再次向唐朝遣使求和,但是因吐蕃在上书中还是把自己等同于唐朝,在外交上和唐朝平起平坐,并且称战火再起,双方都有责任。结果玄宗再次拒绝吐蕃的请和要求,并称''赞普向上书悖慢,朕必灭之,毋议和!''但此时,唐朝内部的主和派开始占据上风,并且吐蕃一方也是主和派占据上风,从其主动遣使求和便可看出。忠王友皇甫惟明上书玄宗称:''昔赞普幼,是必边将好功之人为之,以激怒陛下。且二国交恶必兴师,师兴则隐盗财利,诈功级,希陛下过赏以甘心焉。今河西、陇右赀耗力穷,陛下幸诏金城公主许赞普约,以纾边患,息民之上策也。''玄宗采纳了皇甫惟明的建议,开始和吐蕃接触通使,在经过经过几年的接触后,双方达成一致,以赤岭为界,互不侵犯。吐蕃和唐朝再次进入到蜜月期。然而赤岭划界并不是唐蕃战争的目的,而是双方进行互相妥协的结果,吐蕃接连的失败导致自身元气大伤,想争取足够时间休养生息,唐朝则要腾出手来对付突骑施政权,所以双方只能各退一步。这也就代表着,此次的和平仍然只是短暂的和平。

果然,四年后的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蕃之间战争再起,挑起冲突的还是吐蕃。吐蕃经过四年的休整,实力已然恢复,但是唐朝在河西陇右地区的部署,使其很难进攻成功,于是吐蕃又再次盯上了西域地区。同年,吐蕃再次进攻唐朝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附属国小勃律。唐玄宗错误的以为唐蕃已然将和,不需要直接出兵,而是''上使报吐蕃,令其罢兵。''结果遭到了吐蕃的拒绝。《大事纪年》也记载了这一事件:''及至牛年(737年,丁丑)…论·结桑龙(东)则布引兵至小律国。冬,赞普牙帐驻于扎玛,小勃律降。唐廷使者王内侍前来致礼。是年,唐廷败盟''其中,所提及的''唐廷使者王内侍前来致礼''应该就是为了小勃律国的事情而来。唐玄宗对于吐蕃这种行为大为震怒,同时,唐朝内部主战派再度占据上风。随后,玄宗下令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发兵掩袭吐蕃。史书称傔史孙诲与内竖赵惠琮''因共矫诏,诏希逸发兵袭破吐蕃青海上。''但此时的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却突然犹豫了,原来崔希逸曾与吐蕃边将乞力徐''共刑白犬盟,而后悉彻障壁,虏畜牧被野。''并且当时结盟时,乞力徐就说过''公忠诚,无不可,恐朝廷未皆信,脱掩吾不备,其可悔?''但是崔希逸给乞力徐拍胸脯保证,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崔希逸最不想看到的情况还是发生了,然而君命不可违,崔希逸只好出兵进攻乞力徐,乞力徐一方对此则毫无准备,结果''斩获不赀,乞力徐遁走''。这件事造成的后果就是唐蕃关系再次完全破裂,史称''吐蕃恚,不朝。''

第二年,唐朝河西、陇右、剑南三道同时爆发战争,史称''二十六年,大入河西,希逸拒破之。鄯州都督杜希望又拔新城,更号威戎军。''但是随后因崔希逸,玄宗担心影响战局,便将其征召回内地。然而,崔希逸回到内地后不久便因心怀愧疚而去世。同时,玄宗借此再度进行人事部署,''萧炅代为河西节度留后,杜希望陇右节度留后,王昱剑南节度使,分道经略,碎赤岭碑。''其中萧炅、杜希望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是王昱在收复安戎城时,遭到''吐蕃悉锐来救''的情况,结果唐军大败,''士死凡数万'',王昱本人也被玄宗贬死高要。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吐蕃再次进攻唐朝的白草、安人军,结果再次被唐军击退,并且在撤军途中又遭萧炅追击,大败而归。

也就在这一年,已经彻底失去和亲作用的金城公主病逝于吐蕃,吐蕃派遣使者前来告哀,并乘机再次请和。但是遭到唐玄宗的拒绝,并且玄宗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在吐蕃使者到达几个月后才正式为金城公主发哀,事实上,在此段时间中唐朝也一直在和吐蕃交战。总的来说,当时的局势是唐朝在河西陇右地区占据上风,而吐蕃则在西域地区占据上风。但是随着金城公主的去世,唐朝和吐蕃之间再无可以回转的余地(《全唐文》曾收录多封金城公主的书信,其内容基本上都是希望两国和好),这也就意味着玄宗和赤德祖赞的交锋将一直持续下去。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三国时, 为什么蜀汉不一直向西南发展?

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进军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来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