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为什么皇帝在听闻官员中有人议论李侍尧贪腐的时候,反应如此敏感。
因为李侍尧是乾隆朝第一进贡大户,他如果有贪污之名,势必让人联想到与常年大规模进贡有关,也就是"奉旨贪污"。
此种议论不发则已,乾隆皇帝也可以假装不知道,一旦形成风评,皇帝如果再无所作为,显然就承认了,自己的骄奢是下属们贪腐的源头。所以,必须迅速查办。
李侍尧深知此中利害,所以从和珅、喀宁阿到云南的第一天起,他就没提过关于办贡的半点关系,只是表示认罪:
"我身为汉军世仆,以大学士仍管总督,恩遇之隆,委任之重,实为逾分。在外二十余年,并不敢有贪婪之事。调任云南竟收受属员馈送,总是我福薄运尽,不能仰承厚恩,以致天夺其魄,为人所愚,悔恨无及。惟求皇上将我速正典刑,以为贪墨负恩者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