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很简单的一份卷宗,看似很寻常的一件失职的案子。却在很多地方透着反常。如果我们仔细的反复看太史公的这段记载,会发现许多的疑点。李广在此役之前,已在军中任职四十多年,大小的战役更是历经近百场,不说百战百胜但也算得上是常胜的将军了。按照古时行军打战的习俗,向导是最为基本的一环。即使是在寻常的平原进行战斗,大部队行军也必定会有向导相随。而作为百战之将的李广,竟然会说此战无导。这在逻辑上是决然解释不通的一件事情。
而当我们带着这个疑点再看司马迁记录下的文字,不禁会感慨太史公文力的深厚。通篇重点落在"无导"二字之上,这看似寻常的一笔,却将最大的疑点暴露出来,从而让大家揣测李广死因之不寻常。如果其没有特殊的用意,完全可以记录为向导引路失误,而其明确的说没有向导,其实正是在告诉人们,飞将军的死没有那么简单。探寻至此,估计聪慧的朋友已经可以从中问道一些官场争端的味道。李广是老将,是匈奴忌惮的将领,而卫将军是朝廷新提拔的年轻将军,更是下一代中的俊才,二人之间的争斗怎会那么简单?
司马迁由于种种原因不敢记录下当时的真相,但是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点,让我们能够窥探到一些历史的真相,也让后人能够对名将之死因产生一点怀疑。虽然,我们在了解历史的时候不能靠猜测和联想,但是大胆的科学的假设是获得历史真相的必备前提。我们如今还没有充足的证据为李广翻案,但是疑点以现,或许在未来更多的史料被发现时,我们可以为这位老将真正的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