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圜丘的数字之谜(5)

2022-10-07 14:19     360kuai

延伸阅读

圜丘数字背后的帝王心境

历代帝王以天子自居,圜丘则是沟通人间帝王与昊天上帝的桥梁。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在阴阳交割时祭天与夏至祭地一样,属顺应阴阳之义的祀典。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已先后讨平陈友谅与张士诚,江南之地尽入囊中。此时,朱元璋头上的名义皇帝韩林儿已死,朱元璋的称帝建国之路再无阻碍。这年秋天,朱元璋先后命人修筑圜丘、方丘、社稷坛、太庙等祭祀建筑,事实上已有完整的国家机器,称帝只需一个合适的时机。随着徐达率军进入大都城,元代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宣告终结,明王朝随之诞生。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后,曾下令取消建文帝下达的各项政令,甚至在年号上也不承认建文,而是继续沿用洪武年号。为表明他本人才是明太祖治国精神的领会者,北京城的营建也处处模仿南京城,只是更为恢弘壮丽。

嘉靖帝更定天地分祀,表面上是恢复古代祭仪及洪武祖制,实则与青年帝王的权力野心密不可分。朱厚熜以外地藩王进京继承帝位,在其父兴献王的地位等问题上与朝臣长期对峙,此即明代中期的"大礼议"事件。嘉靖帝抛出天地分开祭祀的问题,其意在于通过更改祀典提升皇权。最初大多数臣子反对天地分祀,但联想到"大礼议"事件中纷纷掉落的乌纱帽,各部官员只得表示赞同,转瞬之间朝中风向倒向了少年天子。

乾隆时圜丘的形制,在阳数运用上达到了极致,这与乾隆本人的性格有重要关系。乾隆初年,正是清朝国力臻于极盛的时期,乾隆帝对他治下的国家极度自信,他重视礼制,扩建圜丘的起因是坛上设置祭品处过于狭窄,这也是乾隆帝为体现"天朝上国无所不有",进而垄断与上天交流权力的制度安排。

古代帝王建天坛,以敬自然、祭祖先,向往和谐的天人关系。天是宇宙,是自然规律,人是自然之子,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古人于圜丘之上,仰望昊天苍苍,祝祷风调雨顺。天坛建坛600年,传达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文化内涵,天坛所承载的还有中华民族敬天爱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