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鉴于儒生在王莽篡汉的过程中,起到了舆论鼓手的作用,刘秀对儒生也有所防备。
建国之初,朝廷机构设置就是严格的三公诸卿体系--大司徒、大司空、太尉。
后来,三公称谓的"大"被去掉,称"司徒、司空、太尉"。
西汉早期的三公,实际是伪三公,丞相管内政,太尉管军事,都是六千石,而御史中丞管检察,但实际俸禄是中二千石,为宰相之副。而太尉之职,在汉景帝时期就不常设,所以,一段时期内,外朝是丞相一家独大。
后来三公的确立,实际上是分丞相的权。那么此时,刘秀修改三公的称谓,则是进一步削弱外朝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