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再次提倡武举,为何火热一时后遭废除待人探究(7)

2024-03-23 07:02     360kuai

严重的问题是武学成立后无人入学就读,以致无法运作。范仲淹因此上奏:"臣窃闻国家置武学以来,苦未有人习艺,或恐英豪隐晦,耻就学生之列。倘久设此学,无人可教,则虑外人窥觇,谓无英材,于体非便。"可见在一个长期习惯于儒学教育的社会中,仓促设立武学,又无具体奖励办法,很难吸引学生。长此以往,有名而无实的武学反而可能成为损害国威的笑柄。在这种不利的情势下,武学尚未开始授课,即在宣布成立的三个月后遭到罢废。

朝廷接受范仲淹的意见,改任阮逸为国子监丞,规定愿意研读兵书的学生,可于国子监中学习。这样的命令既缺乏对教学内容的详细规定,又未明确指出习兵书者未来的出路,并无法对军事教育产生实效。数月之后,知名的教育家胡瑗以其所撰《武学规矩》上呈仁宗,请求再设武学。胡瑗主张武学以《论语》及《孙子》为主要的教材,兼顾培养学生的德行与谋略。这样的意见颇有融合儒学与兵学的意涵,但未被朝廷接受。

武学仅是昙花一现,武举的执行成效也与其原先设计有很大的差距。宝元二年,距武举的首次办理不过十年,苏绅即提出质疑:汉制边防有警,左右之臣,皆将帅也。武举中第者被任命为层级低下的三班官,又常被派任监当工作,对于军事毫无助益。大概是受到这篇奏疏的影响,宋廷于次年下令武举中第者不得担任监当官,一律派任边区或捉贼的差遣。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