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节度使地方割据是如何产生(2)

2024-01-15 13:22     360kuai

"府兵制"是唐朝前期的基本兵制。唐高祖时期,设置十二卫,下设军府,有时称骠骑府,有时称统军府。唐太宗在公元636年调整和完善府兵制,改统军府为折冲府,改统军为折冲都尉,统帅本府卫士。当时全国约有600多府,关内道占260余府,形成军事上居重驭轻的局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府兵的主要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和戍边征防。府兵执行这些任务时,均须自备衣粮和部分武器。

"均田制"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中期,一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二是全国待开垦的肥沃土地不多,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

"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受田日益减少,贫困农民无力承担自备戍具,粮食衣物的兵役,这就造成了"府兵制"的瓦解和崩溃。此外,戍边时间的一再延迟、富家子弟不愿意被征为府兵或充兵募,大多数设法逃避兵役,兵役几乎全部落在贫困农民身上。同时,"府兵制"的崩溃又反转过来加速了农民的破产和逃亡,在恶性循环中,几乎兵源枯竭。在这种情况下,兵制就需要彻底改革。

阅读下一篇

太平天国失败之后,李秀成大喊7个字,说破一个秘密,到今没人相信

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每逢到了改朝换代之时就会出现封建专制和民间社会之间矛盾激化的现象,封建统治积极对百姓肆无忌惮的横征暴敛,导致农民阶级得不到最基本的生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