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李鸿章趁胡雪岩巨亏之后资金周转不灵的机会,又拖延清廷到期的一笔八十万两的贷款不还,而这笔贷款的担保人,正是胡雪岩。
清廷不还钱,胡雪岩作为保人只能卖了自己手中几处矿场,替清廷把这笔贷款补上。此举正中李鸿章下怀,李鸿章马上安排人四下散布胡雪岩家里闹钱荒的消息。
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去胡雪岩的钱庄取钱,从而引发了一场大挤兑,重压之下,胡氏各地的"阜康钱庄"纷纷倒闭。
然而,胡雪岩的钱庄里还有不少朝中要员的私产,结果引发连锁反应,一度连大学士文煜和恭亲王放在胡雪岩处的钱都取不出来了。
胡雪岩只得变卖资产来赔偿朝中大员的损失。墙倒众人推,不少人借机大肆吞没胡雪岩的资产,比如胡雪岩价值数百万两银子的胡庆余堂,就被文煜以区区十八万的低价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