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早年间可不是如此风光的,一个落魄的武夫、备受排挤的另类,是李经羲修书一封将他聘到了云南,在军中担任教官,从此仕途一帆风顺。李经羲意外的是,有如此军事才华的蔡锷居然不愿意吃皇粮,而是带头联络各地革命党人,为起义做准备。
虽然知道了实情,但李经羲也不愿为难他,只是口头上多有不满,但还是慷慨解囊资助蔡锷。
难不成是李经羲为人愚钝?不,他如此做是为了明哲保身。
从当时的局势看,清朝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而自己作为顶层的官员,日后必定会被清算,所以他必须自寻出路,而这位引路人就是蔡锷。事实证明李经羲是对的,云贵被革命军攻陷之后,李经羲全家被俘,是蔡锷出面保释,并护送他们出逃上海,由此可见李经羲的投资眼光不差。
李经羲不仅在晚清时是一颗炙手可热的政坛花蕾,在北洋政府时期更是走上了仕途的巅峰。
1916年(民国五年),袁世凯因为一场复辟闹剧丢掉了性命,大总统的位置被黎元洪接任,邀请李经羲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和财政总长,成为他为官之路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