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选择第一条路,王玄策等人一路走来,人困马乏,财物已被洗劫一空,要翻越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谈何容易。
那走第二条路呢?沿着来时之路返回,或许操作性更强。可王玄策等人此行是身负帝国使命而来,倘若以失败者的姿态,经由泥婆罗、吐蕃回国,大唐的脸面可就荡然无存了。
既然如此,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许才是王玄策等人要选择的出路。
王玄策决定趁着夜色,沿着原路返回。
但不是直接回到大唐领死,而是借助自己代表大唐出使的身份,向沿途各国借兵。
脸皮子在哪丢的,就在哪找补回来!
根据史料记载,王玄策等人逃出来后,即直奔吐蕃西境,并以国书的方式向吐蕃及其邻国征调兵马。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吐蕃的松赞干布,还是吐蕃周边的泥婆罗等国都非常支持。短短几天内,王玄策麾下就集齐了松赞干布派出的1200名牦牛兵以及泥婆罗国王免费赠送的7000骑兵,有了与天竺戒日帝国阿罗那顺较量的实力。
然而,王玄策一行先是在出使时被人洗劫一空,再就是狼狈不堪、风餐露宿般地逃到两国边境。即便吐蕃王朝与大唐之间有姻亲关系,泥婆罗的赤尊公主也嫁入吐蕃,成为这条关系链上的重要一环。但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要借兵给王玄策打仗,可不是嘴上说说即可。而且,比起吐蕃,泥婆罗这次可谓出力甚大。泥婆罗的操作,绝对是大手笔。
因此,可以大胆猜测,吐蕃与泥婆罗借兵给王玄策,必然是为了更大的战略目的。
王玄策拥兵之后,并没让两国国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