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在位时曹魏达到巅峰,但其驾崩也在实际上宣告曹魏灭亡(5)

2023-01-07 12:59  360kuai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司马懿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趁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离开洛阳去祭扫高平陵(魏明帝曹叡墓,在洛阳南九十里)的时候,发动政变,控制洛阳,迫使永宁宫太后郭氏(曹叡妻)下令免除曹爽兄弟职位,并关闭洛阳各城门。

司马懿还夺据了武库(军器库);派他长子司马师屯兵司马门,列阵阙下;自己又和太尉蒋济出屯洛水浮桥,切断了洛阳和高平陵的交通。然后派人送奏章给少主曹芳,揭举曹爽兄弟的罪恶,要求黜免曹爽兄弟的职位。曹爽进退失据,彷徨无计,最后同意放弃权力,说:"司马公正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

曹爽兄弟伴随曹芳回到洛阳,就被软禁起来。到了正月初十,曹爽和其弟曹羲、曹训及尚书丁谧、邓飏、何晏、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以"阴谋反逆"的罪名被斩首,诛及三族(父母、妻子、兄弟)。

经过这次政变,曹魏的军政大权,全部落在司马懿手中。然而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斗争在酝酿,在继续发展。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懿擅政。正元二年(255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继师擅政。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嘉平三年(251年),杀扬州刺史(镇寿春)王凌及楚王曹彪(曹操子);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杀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废魏主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曹丕孙);正元二年(255年),杀镇东大将军(镇寿春)毌丘俭;甘露三年(258年),司马昭又杀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甘露五年(260年),杀魏主曹髦,立曹奂(曹操孙)。

经过一系列统治阶级内部政治集团的惨酷斗争,历时十五六年之久,结果,亲司马氏的一派才把亲曹氏的一派彻底击垮了。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昭为丞相晋王,旋即废掉魏主曹奂,自立为皇帝,国号晋,他就是晋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