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不需要到国外去吸纳人才,他的稷下学宫,当时仍是各国英才聚集之地。
后来扬名立万的韩非、李斯等人,都在稷下学宫。
不过,齐王的人才观却令人寒心。
田单,是齐国复国的领袖,也是田家族人。
可是,复国后,田单遭遇谗言,甚至曾“免冠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最后出走赵国。
对田单这样的人尚且如此,其他人才,怎么敢为齐效力呢?
因此,战国早期人才鼎盛的齐国,到末期时,朝堂之上几乎没有任何人才。
跟谁都好,就是跟谁都不好
齐襄王在位时,他尚且干预赵秦、赵燕战争,在外交上比较积极。
可是,齐襄王死后,齐王建即位,君王后摄政。
君王后期间,齐“事秦谨,与诸侯信”。
鼎盛时期的齐,是超级大国,你不结盟,别人争相来结交你。
此时的齐,名不副实,你不结盟,别人争相看不起你。
跟谁都好,就是跟谁都不好。
齐国没有盟友!(除非您把秦看成他的盟友)
五国合纵,打不过秦,就来打齐。
与秦交好?不过是帮助秦“远交近攻”而已!
齐国国力已弱,他已经不能掌握外交上的主动权,只有积极施展纵横,才可能争取最有利的外交环境。
当然,由于秦“远交近攻”的国策,五国的相继衰落,齐国还是获得了长达50年的和平。
战国时代,50年的和平期是非常奢侈的。
然而,齐国在这50年,却并没有富国强兵。
不合时宜的主流文化
因为,齐国点错了“文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