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因为粮草储备的问题,关羽在之前已经警告过糜芳了,这次如果兵败失去领地的话,糜芳肯定会受到关羽的指责,而且按照关羽的性格肯定也是不会轻饶关糜芳。虽然大家都知道在那个年代,自然灾难不断,而且长年战争,想要填饱肚子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更何况说是储备粮食,但是这些苦,糜芳只能烂在肚子里面,根本没办法想交代,这一来二去,糜芳和傅士仁怕被关羽责罚,于是就选择投降了东吴。
第三点,这个和糜芳的性格有很大的原因,守不守得住是能力问题,守没守是态度问题,糜芳可以说是既没能力,又没态度,完全不顾老婆孩子哥哥在蜀国的处境,辛亏刘备没有下死手,要不然他也只能做孤家寡人了。
其四,其实傅士仁的投降和敌军诱降也占据了一定的因素。可能在开始的时候,靡芳根本没有考虑过有要投降敌军的念头,毕竟追随了刘备这么多年,其实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傅士仁投降之后,前方的关羽也不能及时回援,即便回来也不会给他好脸色,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时候,靡芳就只能爽快的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