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3)

2021-09-08 09:25     环球时报

首先,是时间上不匹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设施投资的周期长,而美国的政治周期是四年一大选,两年一中期选举,州政府也如此。之所以很少去考虑到长远的投资,是因为政客的政绩出不来,利润考核又是每年私人资本公司的惯例。

为资本逐利的短视政治经济逻辑,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局面。

其次,是空间上不协调。分而治之、地缘政治,这是美国常用伎俩。而"一带一路"的逻辑是互联互通,美国故此反对。

反过来,人类进入万物互联、互联互通时代,"一带一路"推崇去中心化的合作模式,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第三,是性质上对立:公-私、控制-反控制。美国习惯搞双重标准,有我主导的和我控制的两套体系,一套是给你用的,另外一套是我掌握的。"只有这样,你才是安全的,因为我能掌握你的安全"。

美国又咬上中国的这块地方!

基础设施是造福于广大民众的,追求公平正义。所以"一带一路"也是中国国内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外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分享,客观上挑战了美西方的传统模式。

港口是为发展当地制造业和扩大贸易服务的,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参与和帮助一些国家的港口建设项目,主要是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努力。

这是中国一再强调的,"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但美西方却在推动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以所谓的"民主同盟",打造新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污蔑"一带一路",企图将中国作为全球化受阻的"替罪羊"。

其实,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更需要全球货物贸易的通畅,保证经济发展。美国无力、无意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也不许中国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反,我们更愿意看到美国放弃排他性思维,与中国一起服务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