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辽太宗也重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下诏保护农田,使得燕云地区的经济出现了“燕、蓟大熟"的丰收场面,而且呈现出继续好转的势头。
除了农业以外,燕云地区的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辽国其他地区。辽的“南京”不仅是燕云地区,而且也是整个辽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是经济中心和商业贸易的集散地。
这同时也说明了辽国的对外贸易也是比较活跃的,与西域诸部、中亚、西亚的很多国家都有贸易联系。在其所进行的对外贸易活动中最为主要的是榷场贸易,燕云地区的榷场贸易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发达的。
在燕云地区入辽之前,辽国就已经设置了一些榷场与西夏、高丽和中原等地进行商品交易。燕云入辽后,先是于辽景宗保宁九年在宋朝境内的镇、易、雄、霸、沧州设置榷场(当时的贸易市场)。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澶渊结盟之后,辽国又在涿州新城设有榷场,并置榷场都监。另在朔州南再置榷场。榷场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辽国内地市场的不足,并且能够丰富辽国的内部市场,为其商品的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终辽之世,燕云地区所在的“南京”,其商业贸易都是非常发达的,即使是在女真金攻打辽国的时候,虽然饱经战火的洗礼,仍然是北方地区商业最为繁荣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经济利益,燕云地区的军事战略地位也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缓冲地带,辽国据此进可南下窥视中原,守可防御中原王朝的北伐,而退则只会重新沦为游牧民族,所以燕云地区已然成了辽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宋史》《辽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