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革命发展迅猛,朝廷需尽快镇压
早在武昌起义之前,全国其他地方就已经有起义的苗头了,例如著名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然而之前的起义都是以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体,这次起义可是以军人为主体的,而且就是镇守一方的湖北新军。所以武昌起义一经发动,就顺利击败地方政府的军队,进而控制了武昌,革命第一枪顺利完成历史任务。
这次起义的成功,给了全国各省的先进分子以及蠢蠢欲动的各地新军以鼓舞,很快各个省份就都宣布独立,被各地新军控制。所以武昌起义的胜利给革命势力带来了强大的鼓舞,推动革命发展更加迅猛。可以说,武昌起义是一颗革命的火种,晚清朝廷要是不赶紧把这火种扑灭了,那么全国各地都会烧起来,统治根基也就断了。
为了尽快扑灭革命,镇压起义军队,朝廷当机立断,决定调派北洋军南下,因为北洋军最有能力迅速击败起义军。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也是朝廷仅有的选择。不过当时的北洋军队虽然是朝廷掌握,可是各镇头领,如冯国璋、段祺瑞等北洋大佬,都只听北洋系头领袁世凯的号令。朝廷几次征调,各镇头领都不听话,还抬出了袁世凯。朝廷无奈,只能让袁世凯出山,主持镇压革命的大局,掌握前线军队指挥权。
综上所述,晚清朝廷在武昌起义爆发后,选择让仅占国家总兵力一成的北洋军南下平叛,是因为北洋军是最合适、最给力的军队,而且有能力、有条件战胜起义的湖北新军。当袁世凯出山后,立即调动北洋军,第一战就将起义军击败,夺回了失陷敌手的城市汉口。由此可见,晚清朝廷的决定是正确的,只是袁世凯掌权后,借着局势,反咬了朝廷一口,结束了晚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晚清统治者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