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夷陵惨败,六年后却再度强盛,诸葛亮是怎样做到的?(2)

2024-03-12 12:02  360kuai

蜀汉有着天下正朔的名头,在此命悬一线的关头一点用都没有,诸葛亮一人身肩复兴汉室的重担压力,只要他点头投降曹魏,相信没多少蜀汉臣民会反对。无它,蜀汉就像风中烛火,说不准马上就灭了。这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了,而是你身处漩涡,几乎所有人所有事都不利你。对,即便如此,诸葛亮还是没放弃,还是没放弃初见刘备的誓言: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开始一手操办复兴蜀汉的大业,先《正议》表明自己天下正朔的根本立场,怒斥篡汉的曹魏;再主动且大力地推动与孙吴结盟,共同抗击曹魏;再将国内大小叛乱一一平灭;最后,闭关锁国,休养生息。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蜀汉兴盛、孙吴结盟和北伐中原的根本物质基础。兴修水利水旱从人、移民汉中恢复经济、打击豪强轻徭薄赋、以农为本规模种田、盐铁官卖增加国库等,这一物质基础打好打牢固,那些政治、制度、监察、军事、外交、民生、人才、经济等方面自然而然地也起来了。并且诸葛亮还为蜀汉发明创造出很多民生和军事工具。

在短短六年时间里,蜀汉实现"社会安定,物殷国富,政修民理,以弱为强"的目标,还北伐中原差点成功,就算失败也为蜀国移民来数郡人口,打得关中震响,魏明帝曹叡御驾亲征。现代很多人说诸葛亮这不行那不行,这不对那不对,但他为蜀国做出的这些功绩都是假的、史书乱说的吗?诸葛亮本来可能就是个谋士文臣政治家,但时势所逼,把他逼成一个能文能武、能发明能创造的三国全才。

陈寿在西晋年间冒着司马氏的威胁编撰一书,名《诸葛亮集》,内有一批语: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有些人,不和他身处在同一个时代,是很难体现他的伟大和厉害。因为有时文字的表达太过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