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救书生一命反被诬陷,县太爷写下14字判词,至今仍被传颂

2024-03-10 07:03     360kuai

每一个延续到后期的封建王朝,无不是内外部矛盾众多,既得利益者对底层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更加严重。更有甚者,一些本该护国爱民的皇亲国戚,也在地方上称王称霸、为祸一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明末在全国各地的藩王们。明朝建立后,出于对功臣的不信任,朱元璋大力分封子孙为王镇守全国各地。底层出身的朱元璋比贵族出身的其他开国帝王更加信任血缘关系,在他看来,朱姓子孙一定会团结一心,让大明千秋万代。

然而历史告诉朱元璋,他的这个想法大错特错,他前脚刚驾崩,儿子就造了孙子的反。朱棣造反成功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后世子孙成为第二个建文帝,对其他的藩王们一削再削。但无论他怎么削,也没有彻底废藩,只是削了藩王们的实权,该给的荣华富贵照样给。这样一来,明朝的王爷们就都没有资格参与政治了,只需要平平淡淡地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就行。随着一代接一代的分封,明朝的藩王数量从开国时的十来个,增加到了明末的上千个。

明末的藩王多如牛毛,大多数和皇室血缘远的,和地方上的地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他们往往仗着自己姓朱,在地方上为非作歹,地方官不愿开罪他们,也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天启二年(1622年),在桂林的一条街市上,一名书生被一条恶犬追赶。眼看就要咬伤书生,在一旁卖肉的屠户顺手抄起屠刀,将恶犬砍伤倒地。毫无疑问,这是一起见义勇为事件,在危难关头,为了救人一命,也顾不得其他。然而其他的围观者,却无一人拍手叫好,因为这条狗的主人是当地的一位王爷。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