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事!喜茶错拿饮料样品,顾客催吐洗胃后拒不提供成分报告(3)

2021-09-03 09:34  新民周刊

8月31日晚,陈女士和朋友一起去了南翔派出所报案。“民警非常友善,也给我做了笔录,并建议我可以去食品监督管理局鉴定该样品的成分。”陈女士说,当晚负责人陈小姐又与我进行了一些短信沟通,“但我感觉,她的言语间多有推辞,最后她提出可以赔偿我所有医药费外,还向公司申请了8000元补偿费。我暂时没有回复”。

9月1日,陈女士发给记者的与喜茶负责人的短信截图

昨天(9月1日)上午,陈女士去医院复查背部开刀伤口,同时挂号消化科复查。“两位医生看了我8月29日和30日事发两天做的血验检查留档后,都提出当时我有一个肝功能指标异常,要求及时复查。”陈女士表示,由于当时已经吃过早饭,原计划今天(9月2日)早上去医院做空腹抽血,但因为整夜没睡,担心指标会受影响异常,故决定休息几天再去检查。

“我已经保留了所有物证和一些视频和录音,也请了律师。”陈女士强调,她会对自己所说的每一个字负法律责任,“除了法律规定的医药费和误工费外,我不会额外要求喜茶支付其他费用”。

在陈女士看来,最好的公关永远是真诚待人,承认事实。她的诉求很简单,希望喜茶承认在此次事件中的失误和管理上的问题,并通过官方渠道向她公开道歉。

“我对喜茶这次的处理是非常失望的。第一,喜茶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障。店员将不明工业用品当作食物送给客人,就显示了他们内部流程、风控,以及培训的缺失。”陈女士表示,“第二,喜茶在出事以后,虽然态度很好,也陪同治疗,但无法第一时间提供该工业用品成分,并在与供应商沟通过程中推诿。最关键的是,前后三次提供的样品成分不同,至今没有提供完整检验报告,这让我很不安,已经好多天没有睡好了。”

第三,陈女士希望喜茶能在自己身心还未恢复之时,先书面给出解决方案,但喜茶方面除了8000元的补偿方案外,仍坚持面谈。

今天下午,记者多次致电上述喜茶负责人陈小姐,均被对方直接按掉。

就在截稿前,陈女士联系记者表示,由于此前她拨打过12315热线,今天收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食药监局”)的来电。于是16时左右,陈女士来到食药监局进行调解。巧合的是,喜茶的员工也在现场。

“他们还是不愿提供我书面的检验报告,没有说原因。”在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决定之后找一家都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先对样品成分进行检验。陈女士也向喜茶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诉求,“但首先肯定还是先要搞清楚瓶子里到底时什么。对于我的诉求,喜茶的人则表示要回去向公司请示”。

公开资料显示,喜茶创办于2012年,最早起步于广东江门,原名“皇茶”,后更名为喜茶。2016年,喜茶获得IDG资本及天使投资人何伯权1亿元的A轮投资;2018年4月,黑蚁资本和龙珠资本在B轮入场,向喜茶投资共计4亿元。2019年8月喜茶获得由腾讯、红杉资本领投,投后喜茶估值90亿元。2020年3月喜茶获得最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联合领投,投后估值超过160亿元。

在资本加持下,喜茶快速扩张门店。截至2018年年底,喜茶门店总数达到163家,2019年加速开店,原本预计门店数量翻番,至少达到300家,但实际上在43个城市开出390家门店,其中新增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

然而,与融资、快速扩张相伴的是喜茶频发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