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时总是输多赢少呢

2021-08-25 11:00  360kuai

秦朝时,蒙恬将军奉命镇守九郡,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西汉时,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打得匈奴来降。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更是打得匈奴远遁他乡。那么为什么在秦汉之后,却只有唐朝能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游牧民族的特性了。首先是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所以每当中原王朝要与游牧民族开战时,总是难以找到主力与之决战,当中原军队费劲心思找到他们时,他们却能以逸待劳轻松击败劳师已远的中原军队。其次是游牧民族不像中原农耕民族,不需要种庄稼,每一个牧人都是一个战士,全民皆兵。而中原王朝则需要抽调农田上耕作的青壮劳动力来参战,当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开战时总是会造成耕作劳动力的短缺,所中原王朝不愿意轻易与游牧民族开战。

游牧民族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中原王朝要与之开战就必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哪怕是汉朝时,对匈奴出兵也会造成财政上的巨大赤字。汉朝灭亡后,中原王朝对匈奴失去了震慑,南北朝时期,曾经依附东汉称臣的南匈奴再次涌入中原,趁西晋"八王之乱"自顾不暇之际,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最终消灭西晋建立了政权。直到隋唐时期,中国再次出现大一统,中原王朝国力强盛,再加上草原地区自然灾害不断,才有能力再次对游牧民族大举用兵,控制蒙古高原和西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