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惔说:"桓温镇守荆州,荆州一定不会落入敌手,但桓温有了荆州作为根基,也将成为没有缰绳的千里马,无人可以驾驭。"
后来果然如此,桓温做了荆州刺史之后,就开始整军备马,向北方的势力发起了战争。桓温要收复国土。桓温不愧为一代枭雄,他能征善战,统兵能力非常强悍。当时在巴蜀的势力是成汉,于是桓温就精选一支万人精兵,攻下成都,成汉灭国。以后桓温又攻前秦、打败姚襄、讨伐前燕,打到长安和洛阳,可以说东晋自建朝以来从未取得过如此傲人的成绩。
但桓温的胜利却并没有让东晋的统治者感到兴奋,反而是喜忧参半。因为此时的桓温虽然还行君臣之礼,但是因桓温的实力、威望太高之后,桓温本人的野心也有所膨胀,另外朝廷对桓温的信任也逐步降低,反而防御心理不断提高,所以桓温上奏的军事行动,朝廷基本都不批准,尤其在桓温消灭成汉势力之后,朝廷甚至为了压制桓温,还任用一些白痴来带兵北伐,不仅错失了北方的机会,还损兵折将。但对于东晋皇帝来说,他们希望的只是让桓温守住荆州就可以了,说白了他们为了压制桓温,宁可不要中原失地。这样以来,桓温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就不断升温,擦枪走火的时候早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