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中,华佗的被杀就更耐人寻味。曹操患有头痛之症,随着年龄的增大,头痛愈发的剧烈,寻常医生已无良方可医。正在此时,有人推荐华佗神医,称其可治疗曹操的头痛之症。曹操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请来了华佗一试。华佗为曹操诊治之后,很快就用针解决了曹操的头痛问题,曹操受头痛之症困扰已久,如今华佗手到病除,自然让曹操欣喜若狂,更激起了曹操的爱才之心,就留下了华佗常伴左右,曹操每次头痛之时,华佗便施针止痛。
建安208年,曹操在这一年中很忙碌,除了为自己集权,还要为赤壁之战做准备,繁重的公务让他开始力不从心,头痛之症也因此愈加厉害了。他和华佗表达了想要除根的想法,但是华佗拒绝了,他的理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意思这个病得慢慢治,不能急。
其实华佗的说法也无可厚非,慢慢治自然可以,关键是曹操的这个病只有他华佗才能治疗。而在这个关键时期,华佗又称自己的妻子病重,他需要回家陪伴。曹操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准了华佗的假。不过,在日后曹操再犯病之时,召回华佗,他却一再推辞,竟然一去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