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300亿的隐秘生意,越来越多年轻人说“真香”(4)

2021-08-16 14:21     搜狐

【并不宽敞的赛道】

在国外,临期食品商店并不罕见,便宜的甚至可以不要钱。

英国的A food waste supermarket他们与当地的其它超市进行合作,低价采购临期食品进行售卖,人们甚至可以不用付钱,而是通过劳动来换取超市的商品。

美国的Daily Table更像是一个低配版的盒马鲜生,超市里卖的大部分都是由当地大型供应商捐赠的临期食品。

但他们并不以价格为主要噱头,而主要打的是营养牌。

他们针对食品的营养有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如店里不会提供果冻和果汁,因为这些食物的营养密度较低。

而且他们会在超市内设厨房进行食物加工,做成营养均衡的“即食餐”。

创始人Doug Rauch说:We’re really a healthcare initiative masquerading as a retail store.(我们假装是零售店,其实是做治疗健康业务的。)

丹麦的WeFood已经成为了环保主义者的一面旗帜。

WeFood的货源是由其他超市、公司淘汰的食品,它们有的已过了建议食用期,有的则是因为表面的瑕疵被筛选出来的“残次品”。

WeFood这种模式在中国人看来有点不能接受,却在丹麦大受欢迎。开业当天,不仅有丹麦王妃和食品环境部门的大臣捧场,还有不少人专门从外地到哥本哈根排长队购物。

▲顾客在WeFood门口排起了长队来源:inhabitat.com

在国内,虽然不像WeFood那样吃过期食品,但环保的概念也让吃临期食品这件事被更多年轻人认可。

中国每年粮食因流通损耗就高达千亿元,吃临期食品就是将还未过期的食品利用起来,减少过期销毁的食品损耗。

根据《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实施指南》,“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是保持食品品质的期限,准确讲是最佳食用期限。”

这意味着,只要还在保质期内,一般不会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但一直以来食品厂商都在向消费者灌输吃新鲜的才是好的,如今吃临期食品确实要面临观念上的碰撞。

现在临期超市都不主动传播临期概念了,而是自称食品折扣店,虽然主打临期食品,但也会有正价正期产品,临期食品成了引流产品,也有的品牌以高端姿态去打消客户顾虑,但成本也会在价格上体现。

临期超市这种与普通零售商店模糊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迫于货源不稳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未来业态拓展打下基础,毕竟资本的投入是需要回报的,临期食品本身并不是太宽敞的赛道。

建立消费场景、产生用户黏性是熬过第一个冬天的基本功,但要想穿越周期,需要利用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去解决供应链上供需信息不透明、仓储智能化率低等问题。

如何提升食品的利用率,是这个行业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也许临期食品没有太高的商业价值,但仍有其社会价值。

以前价格在个位数的奶茶,现在动辄几十元一杯,几毛钱的榨菜也涨到了几块钱,3元以下的泡面也已经不多见了。

网上曾流传着这么一组数据:中国14亿人口中,13亿没坐过飞机,6亿人月收入没过千,北京月入过万的人不到30%。虽然这组数据是否客观无从考证,但至少反映出即便是如今的中国,不富裕的人依然占到大多数。

一边是不能及时消费就可能变成的浪费,一边是大量依然对食品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更专业、更有质量地发展好临期食品市场,既可用更低价格让消费者享受到还在保质期的品质食品,也可避免资源浪费及不法经营者将过期食品作假成保质期食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还有助于培养理性消费和杜绝浪费的消费文化。

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这都是一件多赢的好事。

关键是,真正把好事办好。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