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冰河时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该为明朝灭亡背锅吗?

2022-12-21 14:59     360kuai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绝望中于紫禁城北面的煤山自缢殉国,明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说法,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明朝末年刚好遇上了气候中的"小冰河时期",所以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农民没法填饱肚子,只好被迫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明王朝。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小冰河时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夜读史书就来和各位聊聊明朝小冰河时期的那些事。

小冰河时期顾名思义就是指气温比正常年份要寒冷的时期。由于异常天气导致粮食大幅减产,进而引发社会动荡,这些因果关系看上去似乎都挺合理。然而,明史爱好者们经常宣称的明朝小冰河时期说法其实并不正确,因为这段小冰河时期的时间跨度是从元朝初期开始,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结束,历时长达四百多年。

科学家通过对青藏高原冰川中碳同位素测试发现,大约从1270年起(元朝创建于1271年)冰川开始推进,也就是说小冰河时期是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的。第一个降温阶段的最低点大约出现在1370年左右(明朝创建于1368年),此后一个世纪内气温略有回升。在1470年左右全球气温再度变得寒冷,一些本来很少下雪的地方也开始不断降雪。极寒天气一直持续到1715年(清朝康熙五十四年)才宣告结束。在此期间,最寒冷阶段出现在1650年至1700年之间,也就是明朝灭亡后的半个世纪。

从上述时间节点来看,元明兴替和明清兴替时间基本都处于小冰河时期的相对寒冷阶段,两者看似存在确定性很强的因果关系。然而当详细了解这个阶段的天气情况后,得出的答案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