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的直播平台上,搜索“情感主播”并进入直播间,记者发现,像孙妈妈一样,观看这类直播的老年人不在少数,评论的ID很多都是以“××一家人”“开心每一天××”“××奶奶”等形式命名,很有时代特色。
记者随机进入了某情感主播的直播间,看到操着浓重西北口音的男主播,正为两位有东北口音的祖孙俩“主持公道”。在男主播随后给新进入直播间的粉丝讲解下,记者才逐渐厘清了大致“剧情”。
原来,向主播求助的这对祖孙并没有血缘关系,今年20岁、从小辍学的小孙女是奶奶的二儿子抱养过来给她的。因为二儿子不孝,并霸占了奶奶大儿子一家的珠宝店,被二儿子赶出家门的两人,要在主播和亲友团的“伸张正义”下,夺回家产。
在近1个小时的剧情铺垫下,和亲友团一起气势汹汹赶到奶奶二儿子珠宝店的主播,却带起了货。
“奶奶”的大儿媳和小孙女也变身模特,把珠宝店的玉石吊坠、玛瑙手镯戴在胸前、手上,为直播间的“家人们”全方位地展示购物车上的商品。
“主播正能量,666!”“主播为奶奶一家主持公道,我们应该支持,没付钱的踢出去!”……随着男主播在镜头前展示标价188元的玉石吊坠鉴定证书,记者看到,直播间的商品销售量一下子达到了101件。
视频里的情感主播、“养生专家”
都是由公司批量孵化出来的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孙先生能明显看穿这些情感主播的套路,“就像你看到的,直播的剧情快进入高潮或尾声时,主播肯定会号召直播间的粉丝买货。”
孙先生曾向老妈认真分析过这些情感主播的带货伎俩。
“和她讲这些主播直播时都有剧本,她还反问我,那为什么主播直播间每天都有三四拨人过来做情感咨询,她根本不相信那些连麦的人也是假的。”
其实,孙先生所了解的情感主播做直播时有剧本,已经成了这个行业从业人员彼此间心照不宣的秘密。像上面记者看到的主播帮咨询者“伸张正义”的直播剧情,仅仅是这个行业内每天上演的无数个剧本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