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角度上来讲,司马师的用人之道,也算不上是一种失败的,因为战争也很需要这种勇猛之人,从而在一开始之间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结果也是如此,证明这个徐质也不是泛泛之辈,一出场,就把廖化、张翼打败。姜维正面打不胜,就是用奇兵奇计策,来一个反败为胜制敌。反过来说,这个地方不行,那就换一个地方再来打一打,必有伏兵。原来的战争地点,据有关资料记载,是发生在一个叫董亭的地方。
其次为什么司马昭会中计,或者是徐质一定会来的,也一定会亡的。
因为徐质是先锋,一定会出场。再说姜维兵败移兵铁笼山下寨,以屯兵屯粮为长久之计,司马昭一定会派人过来,由此引发徐质抢劫粮食的故事。徐质这个兵力分散一半,在狭路相逢之下,勇而无力被杀。
徐质之死,很正常不过了。在战争当中,面对敌人的诱饵,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反被吃掉。而徐质一死,姜维立马伪装成魏兵来劫营了。这个时候,要注意,司马昭住兵的地方,应该是在铁笼山的正前面,姜维的兵,是在铁笼山的后面。很有趣的是,他们都对铁笼山不熟。否则接下发生的司马昭这六千兵马被逼困在铁笼山,结局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