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知兵非好战,晚清两大商业巨头的决战,智慧还是阴谋?(2)

2024-10-14 08:02  360kuai

胡雪岩的背后靠山是左宗棠,左宗棠运营官场乃至征战疆场、建功立业,背后依靠的财团就是以胡雪岩为首徽商集团;盛宣怀则是李鸿章的财力后援,是李鸿章"一手带大"的嫡系力量。左宗棠与李鸿章在朝廷上分属两个政治派系,而且斗争相当剧烈。俗话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为了彻底打败左宗棠,防止其势力反扑,李鸿章集团经过深思熟虑和严密策划,使出了朝堂斗争与商业斗争并行,"标本兼治"、斩草除根的行动策略。朝堂斗争由李鸿章牵头,商业斗争则以盛宣怀牵头,李鸿章为幕后支撑。

可以说,盛宣怀是抱着"首战即决战,一战决生死"的态度来对待这次商战的,可谓是知己知彼、有备而来,且来者不善,招招要命。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智慧与阴谋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分野,究竟是智慧还是阴谋,区分主要是谁在用、为什么用、用了之后的效果。盛宣怀对付胡雪岩的各种策略和招式,几乎是《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实践版,是高明还是卑鄙,就请读者朋友自我取舍了。

胡雪岩有一个重要的生意就是每年收购囤积生丝,然后垄断和控制江南的生丝市场,形成价格决定和份额分配的寡头地位。打蛇打七寸,最得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脆弱的地方。盛宣怀抓住胡雪岩的这个"七寸",事先安排商业间谍摸底排查,对胡雪岩的生丝买卖乃至客户资源几乎了若指掌。胡雪岩收购生丝的时候,盛宣怀也在大量收购;等到胡雪岩开始出售的时候,盛宣怀先入为主,用低价诱惑、钱财收买等手段,"隔离"了胡雪岩原本的客户渠道,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均不在胡雪岩处购买生丝,致使胡雪岩库存积压严重,流动资金逐渐捉襟见肘。

很少有大商人、大企业不会通过借债、贷款等融资手段扩大经营的,胡雪岩也不例外。而且胡雪岩自持家底厚、手段高,在借债方面胆子就更大了些。胡雪岩曾经在汇丰银行借款六百五十万两白银,期限七年,每半年付本还息约五十万两;第二年,他再次向汇丰银行借款四百万两,本金合计一千多万两白银,每半年的还款金额近一百万两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