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才初显
诸葛亮显然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报负的人。出山之前,按陈寿的客观记载,明明是"每自比管钟、乐毅",而《出师表》中,却虚伪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般不细心研读历史的人,不容易发现这种心口不一的强烈反差。三国史读得越多,越能发现诸葛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的地方实在太多,这便是本人将这一组贴子定名为"诸葛亮的政治表演术"的最主要原因。
而以这种强烈反差为切入点,我们同时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其早年已显出不凡的政治才能:
在汉末的乱世,没有任何人能预言天下将归属何人。投身任何一个军阀集团,都同时面临着成王成寇的双重命运。于是很多人便随意地将自己的命运付之于未知的筹码,其原因可能是知遇之恩,可能是正义感使然,可能是利益的权衡,甚至可能是某种惯性作用。而诸葛亮是不会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轻易地交给任何人,他天才地选择了刘备,迈出了"光昭将来刊载不朽"的第一步。其所做所为出于以极其天才的考虑:看中刘备可靠的政治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