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的第二个特点,是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南宋川陕战区主将曲端,江淮、中原战区主将岳飞,武略超群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但两人都与张浚合不来,多次因为军事指挥、兵力调度问题发生争执。张浚怀恨在心,罗织罪名诬告曲端谋反,"杀之于狱"。岳飞则被他在宋高宗面前结结实实打了几个小报告,使得宋高宗开始对岳飞有了成见,为岳飞被害埋下祸根。
宋高宗赵构对张浚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毋信张浚虚名,将来必误大计","张浚措置三年,竭民力,耗国用,何尝得尺寸之地,而坏事多矣"。可以说,正是张浚的瞎指挥给国家造成惨重损失,严重消耗南宋国防实力,更为恶劣的是,使得宋高宗从此对主战派彻底丧失信心,全面倒向主和派,南宋恢复中原的梦想彻底化为泡影。宋朝学者朱熹对张浚的评价也很到位:"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住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可见有德无才,也照样会把事情办砸。
参考资料:《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