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朱元璋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刘伯温松了口气说"胡惟庸最差,是匹小劣马,拉不了车"说完这句话,刘伯温以为三道必杀题已经过去了,但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朱元璋点了点头,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看来,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这次刘伯温昏了头说道:"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至此之后,他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的杀心已动。
而那些对话也被人传到三位当事人的耳里,三人对刘也颇有微词,尤其是胡惟庸,更是恨地咬牙切齿。
第三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话说朱元璋动了杀心后,就亲自下书给刘伯温,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刘伯温明白这是要炒我鱿鱼了,于是告老还乡,而失去了他,浙东一派也很快被淮西一派排斥,杨宪也被胡惟庸找了个借口杀掉了,在这场派系斗争中,安徽老乡会大获全胜。
此时的刘伯温唯一愿望,就是在家好好养老,终了一生。但是恨得咬牙切齿的胡惟庸已经成了丞相,又岂会放过他呢?有一次刘伯温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视,并捎去了良药一副,刘伯温吃了药没多久就驾鹤仙去了。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胡惟庸案发后,毒死刘伯温是其罪状之一。
伴君如伴虎,聪明如刘伯温,却依然没有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而他死后,朱元璋清洗功臣的序幕也正式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