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坐镇边陲长达七年,击败过五子良将,却死于无名小辈之手(3)

2024-10-09 13:42  360kuai

小说中提到的曹操攻占并州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据《三国志?袁绍传》载:"高干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口关。遣乐进、李典击之,未拔。十一年,太祖征干。干乃留其将夏昭、邓升守城,自诣匈奴单于求救,不得,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捕斩之。"该传注引《典略》亦称:"上洛都尉王琰获高干,以功封侯。"能将曹军猛将乐进、李典的进攻击退,也足见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

《三国演义》作者对于高干这个人物的介绍很少,在一般的爱好者看来,他只不过是袁绍阵营中一名普通的将领。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高干不但出身名门,是袁绍的外甥,还是袁绍阵营中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据《三国志?高柔传》注引谢承所撰《后汉书》载,高干出身与汉末官宦世家,其祖父名叫高赐,曾任司隶校尉。高干的父亲名叫高躬,也做过蜀郡太守一职。高干的族人还出现过高固、高慎、高昌这样的名士,在东汉时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高干自幼以"才志弘邈,文武秀出"著称于世,加入袁绍集团后迅速得到重用,并被袁绍委以并州刺史的重任,坐镇边陲长达七年。曹操发动统一河北之战期间,高干多次击退曹军的进攻,令曹军"五子良将"之一的名将乐进铩羽而归。不过,随着袁绍残余势力在其他战场的失利,高干面对的局势愈发艰难。此后,曹操亲征并州,将高干击溃。高干在逃亡途中,被籍籍无名的上洛都尉王琰抓获并杀死,从此告别汉末历史舞台。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