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天启皇帝在幼年时都没有人在意他的教育,更何况可有可无的朱由检。尽管朱由检个人好学不倦,但他在继位之前基本上没有参与过政治活动,朝堂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将挽救明朝的希望压在这样一位少年身上,显然是不现实的。
朱由检在继位以后,志向远大,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史书称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明史》亦载道:"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这样勤政的皇帝绝不是无能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崇祯就是一位贤明的皇帝。纵观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一生,可以发现他有许多巨大的过错。
朱由检一生最被人称道的事情就是铲除魏忠贤,然而这也是他最大的错误。崇祯的错不在于他向魏忠贤动手,而在于他选的时机不对,铲除魏忠贤以后的举措更不对。崇祯上位以后,立刻铲除魏忠贤的羽翼,随后将魏忠贤逼死,打压阉党,重用被阉党罢黜的官员,启用袁崇焕。这一系列举措很像是中兴之象,然而在深层次,崇祯的所作所为却使得明朝的官场更加病入膏肓。
文官集团一直是明朝官场上最庞大的势力,历代皇帝违背祖训重用宦官正是想制衡诸如"东林党"这样的文官集团。崇祯皇帝铲除魏忠贤以后,重用东林党,而这使得东林党把持朝政,党争加剧。崇祯不愿意沦为傀儡,于是他在打压阉党以后,却又重用自己的心腹太监,给予他们巨大的权力,甚至让他们监督军队,比如负责北京城防的九门提督,竟由大太监王承恩担任。阉党与东林党不断交锋,前者搞得朝堂上乌烟瘴气,后者则只会高谈阔论,而无治国安邦之策。可以说,在崇祯铲除魏忠贤以后,他反而更加孤立无援了,本该为他鞠躬尽瘁的大臣,却各怀鬼胎,暗流涌动,而这,正是所谓的亡国气象。费尽心机诛杀魏忠贤的崇祯皇帝,却又重新重用阉党,这是明朝政治局势的缘故,亦体现了朱由检刚愎自用,性格多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