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作为清廷的命脉,六十余个地区的驻防八旗虽享受着清廷给予的同等地位和待遇,但是在抵御直接威胁着清朝统治的革命军上,这些驻防八旗却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或顽强抵抗,损失惨重;或短暂抵抗,随即投降;或直接投降,弃暗投明。
第一种情况,对革命军进行顽强抵抗。此类以福州、西安等地的驻防八旗最为典型。如福州驻防八旗,武昌起义后,福州革命党人就积极地进行起义的准备,但是福州的起义并不顺利,与武昌起义一样艰难。福州驻防八旗实力强劲,装备先进,兵力达五千余人,且驻防将军朴寿和总督松寿均为八旗中的强硬派,对革命十分仇视。因此,当松寿得知武昌起义爆发后,就命令驻防八旗军加紧备战, "凡药库子弹,悉移入旗界中,进健壮旗卒,别编为健胜军,以佐领定煌为管带。凡十三岁以上男子,均使荷枪学打弹,妇女则各给刀一柄。协领文楷以汉人仇满也,更组织杀汉军,以为抵制"。
起初,革命党人定于11月10日发动起义,但还未发动,就被松寿获悉,8日夜,"旗人知势已迫将附近旗地之汉族,多处放火,沿烧居民,以为彼此俱亡之惨剧",被逼无奈下,革命党人只能是在当天夜里提前发动起义,与福州驻防八旗军开战。因福州革命军实力也颇为强悍,所以战况十分激烈, "双方接战,火力极猛。旗兵因生死关头,抵抗甚力",福州革命军与福州八旗军是旗鼓相当,双方皆拼死杀敌,誓死不退。
但是,因福州八旗军在兵力上敌不过革命军,战至次日,伤亡惨重的旗军,力渐不支,至下午多数旗军举旗投降,总督松寿自杀身亡,革命军胜局已定。可是,此时仍有部分旗兵负隅顽抗, "突发数百人由九曲辛佼越于山,劫夺大炮,与革命军短兵接战",有百人旗军就趁革命军不备,抢夺了山上的大炮,与革命军再次激战,企图重新夺回福州的控制权,但不久即被革命军击败。之后,经过一日清洗,福州才被革命军彻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