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统一天下的曹操,为什么被丑化了近千年?(5)

2021-09-17 12:59  360kuai

二、在宋朝时期,曹魏的合法性开始出现动摇

北宋建立以后,虽然朝廷上还是尊奉曹魏政权,但是民间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在北宋时期,说书人开始出现,这是尊刘贬曹的开始。到了南宋时期,情况更是发生了恶化。由于北方的领土已经被金国占领,既然在现实层面无法获得,那我们就在意识形态上找点自尊。南宋政权开始奉偏安的蜀汉政权为正朔,这完全是一种自我安慰型的精神麻痹。既然蜀汉成了正朔,那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地位就应该大幅度提高,而曹操和曹魏政权的地位严重下降。没有人再把它们当回事,南宋的各种段子全是抹黑曹魏的。最后竟然达到了"听玄德败而哭,闻孟德败而笑"的程度,人民一直是统治者忽悠的对象。

在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了一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现在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但是这部小说的历史延伸性很低。这部小说严重的神化蜀汉政权,而一再贬低曹操。在明朝社会中,这部小说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人。大家都坚信"忠奸不两立,水火不相容",尤其是东林党愤青们最喜欢干这种事。但是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忠,也没有绝对的奸。在明朝后期,曹操基本上被彻底定型,他是一个欺君的大奸。这完全是中国传统教育畸形的产物,忠君成了知识分子的第一位。同时期的英国已经出现了革命的萌芽,在这一点上我们已经输了。明朝末期,崛起于东北的满清把《三国演义》当成了兵法,而且最终占据了中原,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

三、在乾隆时期,曹操被官方彻底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