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废除丞相制是埋下了亡国的祸根还是强化了君主集权的趋势?(2)

2022-11-10 13:39     360kuai

丞相制度废除的导火索--胡惟庸党案

这一皇权与相权相互制衡的状况直到明朝立国才发生了转变。洪武年间,从龙的新朝勋贵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其一为淮西集团,主要包括早年朱元璋在濠州定远起兵时所率领的一众安微乡党,代表人物有徐达、李善长、常遇春、汤和等。其二为浙东集团,主要为朱元璋经略浙江时,所依附的当地乡绅,以刘基、宋濂为首。我们可以发现,淮西集团以武将为主,少数的文臣李善长也堪比汉朝的萧何,主掌民政吏治,为朱明的崛起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浙东集团则是朱元璋政权性质从农民革命军向封建地主官绅阶级代言人转变的时候主动融入的新鲜血液。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军队是极为重要的力量,而明朝的百战宿将基本出自淮西,浙东的领袖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更多的发挥了谋士的作用,接近与汉初张良的角色。

反应在朝堂之上,就可以发现淮西一派多出任要津,李善长胡惟庸先后作为丞相总领国政,而刘基仅仅受封诚意伯,作为言官之首出任御史中丞。淮西浙东势力孰大孰小,高下立判。之后刘基遭到胡惟庸等攻讦,辞官回乡,淮西一派愈发强势。胡惟庸作为丞相权倾朝野,短短七年之内敛财无数,擅作威福,枉法诬贤,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