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通被废后阴郭两家虽努力维持关系但难免出现裂痕被人利用

2021-10-09 21:59     360kuai

建武十三年(37年),统一战争结束,天下大局已定,真定宗室对刘秀的威胁基本消失。于是,刘秀以"不应经义"为名,将真定王刘得等"服属既疏"的诸侯王降为列侯;十七年,废郭氏为中山王太后,改立阴氏为皇后。为安置郭氏,刘秀封其子刘辅为中山王,并以真定所在之常山郡"益中山国"。当时诸王皆在京师,刘辅亦未就国。

刘秀对刘强并无不满,刘强失去太子之位,只因他是郭氏之子。刘秀在废后诏书中指责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刘秀共十一子,郭氏、阴氏各生五子,许美人生一子。许氏"无宠",对郭氏不构成威胁。故郭氏不能抚循、训长的"异室""它子"肯定是阴氏及其诸子。

在这种情况下,刘强一旦继位,郭氏势必打击阴氏及其所代表的南阳势力,引发宫廷内讧。南阳是东汉王朝的根,南阳籍功臣和外戚是刘秀集团的中坚力量。为了保护这支力量,刘秀必须废刘强而立明帝。他在诏书中说:郭氏"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而阴氏乃"乡里良家","宜奉宗庙,为天下母"。

将郭圣通比作"吕、霍",说出了他的担忧;"乡里良家"云云则表明他决意将天下托付给家族中的南阳集团。刘秀改换太子后,又拜阴兴为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建武二十八年(52年),刘秀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反对说:"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刘秀欲以阴识为太子太傅,是想依靠阴氏保护和辅佐太子。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