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虏就是北方的蒙古族骚扰边境的问题,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抢夺财物,他们不得不抢,因为那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却不能自己生产,草原只盛产牛羊,而中原其实对他们的牛羊也是需要的。为了满足双方需要,张居正与蒙古族当时的首领俺答达成协议,开放边境贸易。于南倭问题的解决一样,政府不仅节约大量军费,还可以得到一笔税收。
有人会说,这个主意又不是穆宗自己想出来的,的确,这都不是穆宗的主意,但与敌言和,需要的是胸襟与胆魄。知道打的人谁还不知道可以和,穆宗的可贵就在答应二字上。穆宗并不是一个能干的皇帝,传说他连话都说不利索。但他知道体恤百姓的疾苦,把一切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引导,这就大政不乱了。
有人把隆庆中兴的功劳归于那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但哪个朝代没有忠臣与小人,没有能干预平庸。那个时代的确有张居正,高拱,徐阶,戚继光等等一大波的能臣干将。可相反,他们应该感谢穆宗,因为没有穆宗,他们要么籍籍无名,要么可能成为嘉靖年间的海瑞,甚至被冤死误杀。而恰恰是因为有了穆宗的信任,他们才能拥有这一方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自己的理想化成了现实的存在,让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发出了光芒。
一个皇帝,能知道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拒绝什么坏的建议,采纳好的建议就够了,其他的,自会有人去做。穆宗死于盛年,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高寿的年纪,就遗传基因而言不应如此,传说他耽于色情而不能自拔。世间本无完美之人,一个与国家有利的皇上却苦于没有自律的精神。误己也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