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诏书》:国人高端话术的典范,三百多字藏尽各种名堂

2021-07-07 19:30     360kuai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无论如何这一天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登基之后,两千多年帝制的正式结束(虽然之后上演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事,可都只是过眼云烟);也是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寿终正寝的日子。

咱们一起来看看,这封三百多字的诏书究竟用了哪些中国人的高端话术,这些话术下又隐藏了哪些玄机--"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这是诏书开篇第一句。很显然,上来这第一句是说给反对派和民众听的,民军起事,各省相应,话说得毫无色彩,而九夏先沸腾,生灵后涂炭,这就是典型的阴阳话术了,先褒后贬,面上是承认,隐藏的却是不苟同。

阅读下一篇

明朝服装制度等级分明,为何到了晚期士商服饰的界限被打破?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政权之后,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是思想层面的要求和努力都十分高,明朝是一个等级森严、条令严苛的政权王朝,其中在社会服饰制度方面上,也倾心打造了明朝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