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版“隆中对”,刘秀集团剑指帝业的宣言书(3)

2021-06-24 08:30     360kuai

但是,绝不能因此断言,邓禹名列云台榜首,靠的只是与刘秀的关系。战场上的败绩,可归咎于战术的失当和战场环境的瞬息万变,邓禹实不具备耿弇那样百战百胜的天赋,于战术不能纯熟运用。不过,于战略,邓禹则始终眼光长远而精准,他在刚刚投奔刘秀的问对中,便集中展现了这种眼光,而这次问对,便是笔者所类比的"光武中兴版"的"隆中对"。

刘、邓河北商谈前的神州局势

邓禹投奔刘秀是更始元年(23年)之事,此时的天下已经被王莽折腾得乱了许多年,有必要简述一下主要情况。

新莽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央政权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各地的农民为了生计纷纷揭竿而起,而首义之功,则是琅琊郡海曲县人吕母。这位巾帼英雄的儿子因不愿执行县宰盘剥百姓的命令而遭陷害处死,经受丧子之痛的她散尽家财,笼络了许多受惠于她、听命于她的贫穷农民,经过逐步的聚集,汇成一股几千人的武装力量。天凤四年(17年),吕母筑台祭天、自称将军、亲率义师、攻破海曲、擒杀县宰、血祭爱子。随后,不断有走投无路者前来依附,吕母起义军的规模迅速膨胀,王莽政权剿灭、分化、招抚数计齐施,也没能快速扑灭这支力量。可惜仅一年后,吕母便去世,失去了主心骨的起义军开始四散,其主体由琅琊人樊崇率领,其余则构成了后来的青犊、铜马等起义军的中坚。樊崇率领的这一支力量,便是之后的"赤眉军"。

而两汉之交的另一支主要起义力量--绿林军也在吕母起义的几乎同时兴盛起来。吕母于琅琊起事,绿林在荆鄂举义,他们的首领是新市人王匡(和王莽六子王匡同名)、王凤,因以绿林山为根据地而得名。在二王的率领下,绿林军同样快速壮大,屡败讨伐的官军,和赤眉军一道从南、东两个方向威胁王莽政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