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换总理,据说比前任更激进(4)

2021-06-23 00:00     海外网

我们不妨把视野再放宏大一些。应该说,以色列政党林立、分裂重组不断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选举引发的权力斗争,而非在重大议题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差异。在以色列各党派间存在的多是"小分歧",在巴以问题上,他们拥有着"大共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对以色列政权性质及巴勒斯坦人民独立事业的态度看,除了边缘化的以色列共产党,以色列国内并不存在真正的"左派"。

不论是工党、利库德集团、中左翼力量,还是刚刚上台的统一右翼联盟,他们对巴以问题的观点都基于锡安主义,也就是犹太复国主义。他们认为,来自西方的犹太人有权在巴勒斯坦建立尽量排除本土巴勒斯坦人的、以"犹太"为文化标签的西式政权。面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他们做出的不同反应往往源自策略性而非战略性差异。

譬如,即便是在所谓"鸽派"总理拉宾统治时期,在《奥斯陆协议》签署后,以色列也从未撤除哪怕一个非法定居点。拉宾对巴勒斯坦民众抵抗的基本态度也是镇压;上世纪70年代之前,对来自阿拉伯国家犹太人的系统性族群歧视和排挤,也发生在工党统治时期。

从目前看,只有极少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左翼人士试图跨越族群、宗教纷争,寻求巴以的阶级平等和民族和解。他们具有反犹太复国主义的倾向,认为以色列如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是西方强加给本土居民的"殖民-移民"政权。

但是,这类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处于以色列社会的边缘,缺少实质性的政治影响力。

"小分歧、大共识"是以色列政党之间面对巴以问题的共同特点。本质上,他们大都坚持犹太复国主义,对巴勒斯坦怀有戒心乃至敌意,认为自己有绝对的资格在巴勒斯坦建国并吞并其领土--无论他们认为这种"权利"来自地缘政治、大国干预或是其它。

所以,虽然以色列换了新内阁,但社会的右翼倾向仍然难以短期逆转,中东和平恐怕依然遥遥无期。

文/杨光(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博士生)

梅华龙(北京大学西亚系助理教授)

编辑/云中歌

今日关注
更多